他们把这三十多只天灯放飞的时候,煊和定定然问她有什么心愿,她随口说了句场面话。煊和默然不语。
两人又开始在街上闲逛。
昭絮道,“那密语我最迟明日中午可以解出来。”
“多谢,阿絮,我看你脸色不太好,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问,我定然知无不言。”
昭絮看他似乎是下定决心才说出口,觉得自己扭扭捏捏反而不成样子,直接开门见山:“我爹,到底发生了什么?”
煊和猜到她迟早要问,叹了一口气,“我们回府聊吧,这件事有点复杂。”
“阿絮,我们两家也是有几十年渊源的,只不过后来你因病被母亲送上道观,中间有很多事你还不知道罢了”
~~我是一条没有感情的分割线~~
二十年前。
这时候皇帝还不是这个皇帝,国号也不是这个国号。
书昀也不是将军,御史大人也还是一个籍籍无名之徒。命运的齿轮还没有开始转动。
肃清年。
书昀将军的爹还在这世上,名曰暮松,乌金冠,玄色长衫配上银线刺绣的卷云图,刚毅俊美,将将成家却在一干武将中脱颖而出统领三军。
暮松将军年少成名,常年在居于边疆很少回京,可以说为了国家安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老来得子,于是在这位将军喜得麟子之时也是满朝文武前来祝贺,皇上钦赐一个字,顺,寓意平安顺遂,不仅是家安,更是国安。
整个帝京三日设宴,全都在期待这孩子的到来,期待他长成他父亲这样,一位保家卫国的忠义之人,一位无往不胜的将军!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将军却全然不想让这孩子入军,世人只知道将自己的想法当作暮松将军的想法强加给将军府,只当他有着一身国家赐予的荣誉,他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就当为这份事业所带来的一切理所因当的奉献出自己的生生世世。
却不知道如今年以及艾的暮松将军已经从一位风华正茂满腔热血的少年变成厌恶这官场的作风的官途迟暮者。
少年时在战场上面对敌人他浴血奋战死而后已,如今在朝堂面对文官们对自己的指责,他却只能漠然,失望吗?疲累吗?谈不上,只是想要一个稳定又温暖的地方让他喘口气罢了。
光鲜的一面总是让人津津乐道,仿佛他一生下来就该是无往不利的战神,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安排上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他只是希望这孩子健康平安,也是这个孩子的出生让他第一次觉得有了退路。
致命。
他给这孩子取名“书昀”,很文气的一个名字,为了这个名字他前往翰林院翻了整整三天的书,因此他的娘子笑话了好久。让一位武将做这种文邹邹的事确实有些为难了。
暮松只要一有空就会在家陪着书昀,看书,逛街,逗蛐蛐,爬山,下水,摘莲蓬,只是不教他武术。
等到稍大一点,他亲自送书昀去了帝京中最负盛名的白鹭书院,希望他多读圣贤书,别像自己一样做一个一生只知道打打杀杀,性命如浮萍的粗人。
保家卫国这担子,有他足矣。
也就是在白鹭书院,书昀遇到了他此生知己,尹允灏,后来的御史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