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干嘛?”许耕墨皱了皱眉。
“给你大伯的见面礼呀,我不是第一次来么。”申屠安笑道。
“你的第一次还真多。”许耕墨哭笑不得。怪不得不让我从家拎东西来了,原以为是车子小怕挤不下,没想到他自己买了这一车厢的玩意。
“申屠也太客气了吧。”许雅敏不好意思地道。
没办法,既然买过来了,只有拎回家,三个人把那一大堆的东西分了,每个人两手都是满满当当的。
好在没走到十几米,在一岔路口就看到了许均坐在辆三轮车上等。许耕墨给两边相互介绍后,许均对那些送给他的花花绿绿东西也是惊讶不已,说了许多的客套话。
许雅敏本来还担心申屠安会嫌弃三轮车脏,没想到他抬脚上去一屁股就坐下了,很是随意。在三轮车上颠簸了将近半个小时,终于到了许家村口。
“墨墨,你不是说有座廊桥么?”三轮车无篷无盖,申屠安一路看来,爽心悦目,风景果然没得说。
“你是说引龙桥吧,桥上面不让过车,绕开它建了个石板桥,我们是从石板桥上过来的。”许均解释道。
“申屠,吃了饭让我爹带你到处去逛逛。”许雅敏道。
“哦,好的。”申屠安看了看许耕墨道。
“虽然我姓许,但我也是客,一山一水并不是很熟悉,对鹰桥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我爸在世的时候。”许耕墨知道申屠安看他的意思。
“可能是一直没离开过,我也没觉得哪里就好看了。”许均笑着不留痕迹地把话引开了。
三轮车在村里绕来绕去,终于到了许均家门口,明永慧见了那么多礼盒,也很是不好意思地客套了好久。
许耕墨许雅敏本来还担心这位少爷嫌弃乡下桌椅板凳不干净,饭菜不合口味,申屠安倒是大大方方毫不在意地坐了下来,还主动跟许均许耕墨喝了点酒,当然酒是申屠安带来的。
吃完饭,许耕墨问申屠安有什么安排,申屠安说没安排,走到哪看到哪,闲逛逛。许均问清了申屠安的来意后,便给他安排了个大概的行程,把鹰桥乡最有特色的几个村简单介绍了一下。
在许均和明永慧的闲谈中,申屠安最后定了个日程安排,下午主要围着许家村看看,第二天去银杏盛家、继义陈家、竹林奚家、下河姚家,如果时间来得及,再去月老岩、飞来峰看看。
灵瓶山许家坐落在一个山坳里,山坳就叫许家岙,村背后的高山是灵瓶山,也是鹰桥乡海拔最高的山。许家村的西边是雷公山,东面是白庙岭,前面是飞来峰,差不多四面都是山,一条窄窄的机耕道从雷公山和飞来峰的山缝下蜿蜒而出。许家村前的尚书溪发源于灵瓶山与白庙岭交界处,溪上有两座桥。一座是麻条石砌成的,叫许戈桥,桥面宽两米有余,可过车辆,是灵瓶山许家和雷公山戈家两个村庄的进村口。另一座桥在许家岙下面,是座单跨式石拱廊桥,叫引龙桥。
灵瓶山许家村庄并不大,三十来户的样子,房屋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白墙青瓦,家家户户的户向都是坐北朝南,东西两边屋脊一色的马头墙。主体格局虽然一样,但也有不少区别,有几户人家有院落,院落大的人家主屋也有带天井和不带天井的,带天井的人家还有一井两井的差别。从门头上的砖雕、窗棂上的木雕、石础上的石雕的样式和材质以及翘檐的兽吻、瓦当的装饰,可反映出当时建房子时户主的财力大小。
许氏宗祠坐落在许家岙最高点,与民居两边起马头墙不同的是,宗祠是四角飞檐的殿庑式建筑,庄严肃穆有气势,大门边上两座石狮高大威猛,不怒自威。
宗祠前面有一座亭不是亭阁不是阁的小型建筑,申屠安便问许均是不是戏台。
“没错,是戏台,不过早就闲置了,多年没派上过用场,现在有人做寿想请个戏台班子都难。”许均道。
“申屠挺厉害啊,我都不知道这是戏台呢。”许耕墨有点意外。
“碰巧见过。”申屠安傲娇地向许耕墨扬了扬眉。
“不错,挺有见识。”许耕墨心里哼道,这表情什么意思呀,蒙对了还想向我讨奖赏不成。
“喏,那栋房子就是许霁龙堂侄家。”许雅敏指了指戏台旁边的院落道。
“哇,蛮有气派呃,棋盘屋,双天井。”祠堂所处的地势高,站在戏台边可看见整个村庄的概貌。
“许霁龙的远祖许致高在苏杭一带做绸缎生意,蛮有钱的,后来老了落叶归根,置了这家业,不过子孙没全部跟过来,许霁龙是许致高大儿子一脉的,留在祖屋里的是许致高三儿子一脉,还有子孙在国外呢。十多年前,他们一家还组织所有子孙来祠堂祭过祖。”许均详细介绍了一番。
在许家村走走看看逗逗停停,半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出了许家村,许均没带申屠安往来时的路上走,而是走了一条米把宽的青石铺就的石板路,路的一旁是山脚下的灌木丛,另一旁是荷塘、水田、菜园,路是就着山势修的,所以弯弯绕绕,时不时窜出个兔子,惊飞个野鸡,吓走个松鼠。
走了不久就见一座廊桥横亘在眼前,申屠安远远地就开始拿起手机拍了起来,等走到桥边,又是喳喳喳地拍了一通。
廊桥是单跨式石拱结构,整个廊桥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由油杉树材架构成的廊屋,长约三十米,有十五间,每间由五根稍短的圆木纵连成五折边形拱架,下层为麻条石砌成单拱形桥基,孔径在七八米的样子。廊屋顶上盖的是青瓦,桥两边盖的是油杉材质的风雨板,风雨板上镂空刻着一排的花窗,有云头形的,有团扇形的,还有葫芦形的。桥两头的出入口分别有砖石建成的门头,白色的门墙上写着“引龙桥”三个墨字。廊屋内两边都有供行人歇息的长条木凳,廊屋中间供奉着三尊神像。
“供的是土地公土地婆么?”申屠安虔诚地拜了拜之后,退到一旁的长凳上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