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7章 御赐金书铁券(1/2)

京城初夏的清晨,薄雾笼罩着皇城,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施公站在御书房外,双手捧着刚刚获赐的金书铁券,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那鎏金的表面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施爱卿,此次破获连环命案,功在社稷。\"皇帝的声音从御书房内传出,温和中带着威严,\"这金书铁券乃太祖所制,赐予功臣,可免九死。今日朕赐予你,望你继续为朝廷效力。\"

施公恭敬地叩首:\"臣谢主隆恩,定当肝脑涂地,报效朝廷。\"

当他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铁券时,眉头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重量...似乎比传闻中的要重上许多。施公不动声色地将铁券收入锦盒,退出御书房。

回到府邸,施公径直走向书房,命人紧闭门窗。他将铁券置于案几上,仔细端详。这铁券长约一尺,宽半尺,厚约一寸,正面镌刻着\"免死金牌\"四个鎏金大字,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御制铭文,边缘饰以龙纹,整体做工精美绝伦。

\"大人,这金书铁券可是无上荣耀啊!\"管家老赵站在一旁,眼中满是羡慕,\"听说自开国以来,获赐者不超过十人。\"

施公没有答话,而是轻轻掂了掂铁券的重量,又用手指关节敲击表面不同位置,侧耳倾听回声。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老赵,你去找个秤来。\"施公突然说道。

老赵一愣:\"大人要秤何用?\"

\"莫要多问,速去取来。\"

片刻后,老赵取来一杆精巧的铜秤。施公将铁券置于秤盘上,仔细调整砝码。当秤杆终于平衡时,施公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二斤六两...\"他喃喃自语,\"据《太祖实录》记载,金书铁券标准重量应为二斤整。这多出的六两从何而来?\"

老赵不解:\"或许是工匠制作时用料多些?\"

施公摇头:\"皇家御制,岂容如此误差?\"他沉思片刻,突然问道:\"近日可有可疑之人接近府邸?\"

老赵想了想:\"前日有个自称工部匠人的汉子,说是奉旨来检查府中防火设施。老奴见他持有工部腰牌,便放他进来了。\"

施公眼中精光一闪:\"他可曾靠近书房?\"

\"确实来过,还在书房外转了一圈,说是检查屋檐防火。\"

施公不再言语,只是将铁券小心收好,吩咐道:\"今夜我要在书房彻夜研读这铁券,任何人不得打扰。你去准备一条棉被,浸湿后拧至半干,悄悄送来。\"

老赵虽满腹疑惑,但深知主人行事必有深意,便点头退下。

夜深人静,施公独坐书房,烛火摇曳。他将铁券置于案上,取出一套精巧的工具,开始仔细检查铁券边缘。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他发现铁券侧面的龙纹图案中,有一处几乎不可察觉的接缝。

\"果然有蹊跷...\"施公低声自语,取出一根细如发丝的探针,轻轻插入接缝处。随着一声几不可闻的\"咔嗒\"声,铁券的顶盖微微弹起。

施公屏住呼吸,缓缓掀开顶盖。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铁券内部被掏空,填满了黑色粉末,一根细如发丝的引线隐藏在铁券背面的纹路中,若不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火药...\"施公的指尖微微颤抖,\"这是要取我性命啊。\"

他小心地合上铁券,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谁有如此胆量,敢在御赐之物中暗藏杀机?又是如何通过层层检查,将这改装过的铁券送到皇帝手中?

施公沉思良久,突然想起三日前破获的那起连环命案。死者皆是朝中官员,表面看是仇杀,但他一直怀疑背后另有隐情。特别是最后抓获的凶手赵德安,认罪太过爽快,眼神中总带着一丝诡异的平静。

\"莫非...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施公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但又要打草惊蛇。思虑再三,他决定将计就计。

次日清晨,施公秘密召见了心腹捕快李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零点书屋 . www.00tv.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零点书屋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