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雯依然没有起疑,打了一百万过来,说画材贵,万一平时还要出去采风写生等等,也是要花钱的。这些钱她也不确定够不够大学四年的花费,只说让先用着,不够再补。
钱一到账,宋伟业和姜凤英就立即去买了房子。槟城本来就是个小城市,那时候的房价还不像现在这么离谱,一百万,买套九十多平米的二居室,连装修的钱都能包括进去。
等宋竹西临近大学毕业,宋伟业从电视新闻里看到淮市嘉湖新区相关的报道,想到三年前买的那套房子,已经涨了不少,于是立即拍板决定要去淮市投资一套。
于是,以宋竹西要去法国留学为借口,给覃雯打电话。覃雯转来一百五十万。
再后来,就是宋伟业查出来慢性肾衰竭,病情极速恶化需要换肾的时候。他们明知道覃雯背后有宁启柯,这种事情向他们有钱人求助,或许会有转机,能更早的等到肾源,可他们却不敢打电话。他们害怕会因此跟覃雯、宁启柯碰面,这样一来,他们之前做的所有的事情就都会败露,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巧的是,那时候覃雯打电话过来了,又说准备接宋竹西回去。宋伟业和姜凤英一听,根本没放在心上,因为从宋竹西高三开始,覃雯几乎每年都会打电话说要把宋竹西接回去,但每次都是过不了三四天就会食言。他们在等覃雯食言的电话,然而这次没有,他们等了一周,都没等到。
宋伟业当时可能也感觉到了要死了,想给姜凤英和宋鑫鹏多留一点是一点,就要求从ICU搬了出去。
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他用亲生父母的信息逼宋竹西回去,然后再逼着她发誓,照顾姜凤英和宋鑫鹏。
宋伟业没料到,宋竹西对亲生父母竟然一点都不在意,又想到这下覃雯应该是小三上位成功了,是真的要来接人,他惧怒交加,而后死不瞑目。
这就是全部的真相。
宋竹西听完,发觉自己的内心竟然毫无波澜,或许她应该伤心,痛苦,悲哀,愤恨,但都没有,她只觉得好笑,像听了一个专门用来搞笑的故事那样,好笑。
太荒谬了!
简直比她写的狗血小说还没逻辑!
她也的确没忍住,就真的笑出了声。
她这一笑,会客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到了她身上。
宁启柯只看了宋竹西一眼,转头怒瞪覃雯,他觉得特别丢脸,想不通覃雯为什么这么没脑子,怎么能被别人如此玩弄于鼓掌之中?
覃雯早已哭得眼睛红肿,透过朦胧的泪光看着宋竹西,满脸悔愧。
薛家人此刻是同样的想法,都觉得宋竹西是被姜凤英所述的真相刺激到了。薛怀安的情绪比较内敛,奚馨就是满眼心疼。薛瑒做得稍远,拼命给薛琰使眼色,让他赶紧安慰宋竹西。
可薛琰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抚平宋竹西心中的伤痛,他心里也很痛苦,他再次恨自己没有早一点和宋竹西相认,更恨宋伟业,还有那老头老太太,他们真的该感谢阎王让他们早死一步,不然他一定让他们生不如死。
除此之外,就是眼前的宁启柯和覃雯!做父亲的,竟然让那狗屁的卦象决定自己孩子的归处,做母亲的,口口声声一直关心着孩子,却轻信小人看不到孩子水深火热的处境!
愚昧至此,当父母,他们配吗?!
薛琰冷凝的双眸看向宁启柯和覃雯,他想,如果这俩人在得知全部的真相后还没有应该的反应,宋竹西肯定要更加失望了。没关系,他们不表示、不动手也没关系,他亲自来,不仅要让姜凤把本不该属于她的全部还回来,还要让她也尝一尝一无所有的滋味,此外,这和宁家的亲,就真的不必认了。
别说宁启柯的第一反应不是让姜凤英偿还,覃雯也不是,她一直沉浸在被骗的悲伤中无法自拔。
覃雯想,她那么信任宋家这对夫妻,这对夫妻却只把她当提款机!她一直对他们充满感激,可他们只会骗她!她不能理解,也不愿相信,视线落在依然通话中的手机上,拍着自己的心口缓解窒闷:“为什么呀?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底为什么呀?”
手机里没有传出任何声音。
宋竹西感觉到薛琰的愤怒,握住他的手,示意他别动气,她不是因为被刺激到了,是真的觉得好笑。
宋竹西开口替姜凤英回答,但语气里不自觉带上了嘲讽:“还能是为什么?钱给得太多了,让对方以为自己能上天了呗。”
覃雯的哭声戛然而止,有些呆愣的看着宋竹西,一时间竟然分不清她究竟是在嘲讽谁。
“你妈给他们钱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宁启柯不悦地开口,想帮覃雯挽回面子,毕竟他们夫妻一体,覃雯丢的不是自己的脸,是他的脸,是宁家的脸!
只有薛家人认为宋竹西这话说得在理。
而手机里也终于传出了声音,姜凤英急切地解释,喊的是宋竹西,她此刻才清楚地明白,她和这些人的纽带就是宋竹西,如果她能博得宋竹西的谅解,覃雯和宁启柯说不定就不会追究她,就不会让她还那些钱。
姜凤英说:“小西,没错没错,都是为了你!最初我和你表舅跟你妈妈开口要钱,也是为了给你提供更优渥的生活啊!你想啊,当初在村里哪有那么好的条件,我们搬到市里去,你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读的都是最好的学校,不然你怎么能考上沛城大学……”
“你给我闭嘴!”覃雯气得心口疼,也顾不上什么礼仪教养了,直接把姜凤英的话打断,她还恨不得把姜凤英的嘴缝起来。
宋竹西紧接着笑了一声,言语的温度降下去:“表舅妈是吧?本来我没生气的,既然你这么说的话,那我就不得不生气了。我们来算一算,我这些年,在你们家,过的到底是怎样的优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