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报纸,就是之前“邸报”的变种,就是在皇上消息圣旨通报臣民之余, 也加上了臣民的一些活动记载,所以,里面的东西多的很。
不大一会,于军长的随从就把那一叠撕把成厕纸的报纸拿了过来,还有几张没有撕把折叠的,也一块送了上来。
他仔细的翻阅着,果然在一个角落里面发现了踪迹,就在咸阳省的北方,的确有一股叛军在活动,而且因为是官军颇为头疼的事情,才上了报纸。
“好,就去那边!”
这一路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沿途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官军阻拦,又也就是沟沟壑壑的多一些,却反而反而是他们的最好掩体。
到达之后发现,这是一支控制了十几个村庄的小部队,随后迅速实现了会合。紧接着,从三角地带来到咸阳北的部队也现身,他们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担心这支衣着不整的外来部队威胁自己,正在设防呢,得知是自己人,赶来会合。
于是,因为广朋的一句话,本来是北上流浪的这支部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于军长的小动作,反而帮住他们站稳了脚跟。
这正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广朋把部队交给石副军长和参谋长指挥,自己带着顿珠的连队,越过雪山到了他熟悉的吐蕃聚居地与蜀郡的毗连地区。
广朋多次经过这些地区,但是近距离走近却是第一次。
顿珠的马队到了大草原,当面对已经发黄发黄的牧草时,那些战马简直是一种回家的感觉,使劲的撒欢,忘情的奔跑,充满了欣喜。
“这才是骑兵的天地。”顿珠说。
“是啊,九州有如此广阔的天地,何愁没有根据地呢。”
“这些地方,牧民与寺庙有天然的生存依赖关系,搞好寺庙的关系,就是与这一片土地上的牧民搞好了关系。军长,可是你施展拳脚的好地方啊。”
“拳脚?不用吧?”广朋被顿珠的话逗乐了。
“我是说,军长你不也是寺庙出身吗,应该会可以和这里的寺庙建立非常好的关系。”
广朋想起了送顿珠到队伍上的那位大师,马上询问情况。
“他老人家因为年老,去年的今日已经圆寂了。”
“可惜了老人家,我们一起祭拜一下吧,那可是必须的礼节。”
“不用,他老人家没有留在寺庙,而是回到原籍安葬了。”
“这里的寺庙与茂林寺不大一样,因为自然条件不同, 应该是吃肉的。”
“是的,我们这里粮食很少,只能是适应环境,现在就是掺杂食用。”
“怎么掺杂呢?大佛顶首楞严经可是允许特殊生存环境下修行者食用的。”
“不愧是大师啊,是的,我们坚持的是三净肉原则,也就是三重界定,三根清净。眼净是未见宰杀过程、耳净的未闻屠宰声音、心净是非专为己杀,所以与蜀郡的风俗差不多一样,大多数是风干或者腌制的牛羊肉。”
“还有酥油茶?”
“对啊。军长大师什么都懂。”
“就这样,过分食用油腻之物对身体有不良作用,必须多喝茶才好。”
“茶叶非常金贵啊,与黄金等价。”
广朋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而且是一个万全的主意。
“这样,到草原不容易,就让骑兵部队的战士们回家探望一下家人,二十天后再回来集合,怎么样!?”
“那敢情好啊。”
“不能让战士们空手回家吧,津贴也不高,我们明天返回驻地,让他们一人带一丈棉布,十斤腊肉,毕竟也是快过年了,回家孝敬父母。怎么样?”
“真是菩萨心肠啊,太好了!”
“我们到这一带最大的寺院去看一下怎么样?”
“好是好,不过你语言不通啊。”
“放心就是。”
顿珠安排人回到军部,按照广朋的安排去驮棉布和腊肉,他与广朋到了寺庙中。
顿珠通报以后,一位寺僧走了出来,看到一身军服的广朋,大为吃惊,赶紧行礼,问:
“施主此来,所为何事?”
想不到他精通多种语言,广朋马上双手合十:
“茂林寺汉禹法师求见!”
一边把自己的令旗交给寺僧,请他回去通报。
“汉禹大师,早有耳闻,请进便是。”
广朋让随从和在外等候,自己施礼与顿珠一起跟随进入。
大殿里面,寺僧正在诵经,广朋也不犹豫,再次施礼随即在后面择一蒲团趺坐,与众僧一起诵经.!
顿珠也是第一次见广朋虔诚礼佛,而且姿势毫无挑剔,正在领头礼佛的方丈大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通诵读完毕,他起身迎向广朋。双手合十,赞曰:
“久闻茂林寺汉禹大师威名,今日得见虔诚礼佛,请坐!”
“请坐!”
广朋进入待客厅,方丈为广朋亲自斟茶,道:
“穷山陋寺,只有碎茶相待贵宾,惭愧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