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朋扫了一眼地图,的确,根据地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一倍,以南山为界,荒草沟为连接线,北面的红色与南面的红色连成一片,西面是嘉江,嘉江以东的大片区域都是红色了。
这是打破六路围攻后部队迅速进军的结果。
南面是一大片蓝色,有的是浅蓝色,标志着刘省长的非嫡系部队,有的是深蓝色, 那是标志刘省长的嫡系部队驻扎的地方。
很明显,刘省长嫡系部队的数量远大于非嫡系部队数量,而且是穿插于非嫡系部队阵营中。广朋从俘虏口中得知,这是他们在监视非嫡系部队,并且督促他们在战场上尽力杀伐,而不是说什么嫡系部队在进剿中起到了中坚作用。
刚刚取得胜利,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
“大家看 ,非嫡系的蜀军部队力量最弱,按照我军先打弱敌的一贯原则 ,首先拿下刘厚残余部队 ,就可以打开缺口,然后向两边进攻,就可以把根据地彻底恢复。”
“我赞成先打弱敌,但是不赞成先打刘厚残部,应该从地形最好的这里入手,由骑兵再次出击 ,直接向蓉城方向进军,迫敌回援,这样对根据地的封锁也就打开了。”
“我还是赞成先打刘厚,这样子孤军南下风险太大,南线平原大地上蜀军力量星罗棋布,搞不好会陷入蜀军力量的重围。”
“南下是最省力的方式,因为这个卡口的敌人最弱,而且地形有利于我军骑兵展开,可以牵动敌人撤离,四两拨千斤。”
“我反对孤军南下,也是赞成先打刘厚残部,因为他最弱,而且周围也都是蜀军非嫡系部队,根本对我军部队形不成威胁,而且即使他们敢于增援,也很快成为我们桌上的饭。”
“对,这是彻底歼灭刘厚所部的最好机会。表面上说是残部,其实还是刘省长调过去的部队占大头,他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头目,周围的非嫡系根本不会增援他。”
……
会场上逐渐形成了先打弱敌,尤其是手下败将刘厚所部,然后再择机左右横扫的方案与共识,而且开始为如何调派兵力,如何牵制敌人开始讨论。
郭主持在一边听着大家的看法,一边不停的点头,不时的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那边,常执委和余总指挥也在倾听着大家的方案,同样频频点头。
眼看就要形成共识,一直不做声的广朋突然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拿起竹棍指着地图说:
“我认为,这一次应该首先打刘省长的嫡系部队。”
这话一出,郭主持一下子停止了记录,抬起头看着广朋。
“是这样的,刘厚所部看似弱敌,其实他却是常凯深亲自指定的一部劲旅,虽然人员组成上是刘省长部队划进去的,但是装备却是东林军的,战斗力并不弱而且有地形优势,不好打。”
“对啊,他是常凯深在蜀军中间插上的钉子,可以直接与常凯深联系,这是蜀军其他部队不具备的。”常执委率先说。
“对啊,看似手下败将的弱敌,其实却是强敌,遭到攻击的话,常凯深会亲自下令周边所有部队直接支援,不仅很难全歼, 搞不好会陷入重围。”余总指挥也说。
“对啊,刚才怎么就忽略了这个呢?那么 ,广朋副军长, 你说说你的看法 。”率先提出先打刘厚,并且认定他是弱敌的那一位军长说。
“是啊, 广朋说说你的看法吧。”余总指挥也说。
“大家看,刘省长的部队是强大不假,而且现在刘省长的部队分散在非嫡系部队中间,起到了监军的作用,其实也就是大家都非常讨厌他的部队 。大家说是不是?”
“那是当然,就是明摆着来欺负非嫡系部队的嘛,谁喜欢他们啊。”
“所以,其实,这些部队才是真正的弱敌。”
大家一下子笑开了,一下子都对广朋的话不以为然。
“为啥说他是弱敌呢 ,那就是一个强弱转化的问题。”
“怎么转化啊,全是盎格系的武器装备,转化不成弱敌啊。”大家的议论还是对武器装备的方面进行。
广朋不为所动,继续他的分析:
“如果我们首先打击刘厚,蜀军其他部队会按照常凯深的命令增援,他就是转化成强敌了 是不是啊?”